Bandura出生在加拿大,由於他的奠定性研究,導致了社會學習理論的誕生,從而也使他在西方的心理學界獲得很高的聲望,曾經獲得美國心理學會授與的傑出科學貢獻獎;以及加利福尼亞心理學會傑出科學成就獎;也曾經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所謂社會學習理論,Bandura認為是探討個人的認知、行為與環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對人類行為的影響。他指出,行為主義的刺激一反應理論無法解釋人類的觀察學習現象。因為刺激一反應理論不能解釋為什麼個體會表現出新的行為,以及為什麼個體在觀察榜樣行為後,這種己獲得的行為可能在數天、數周甚至數月之後才出現等現象。所以,如果社會學習完全是建立在獎勵和懲罰之結果的基礎上的話,那麼大多數人都無法在社會化過程中生存下去。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Bandura進行了一系列實驗,並在科學的實驗基礎上建立起了他的社會學習理論。
波波玩偶實驗
在該實驗中,Bandura選用兒童作為實驗對象。在該實驗中,Bandura讓史丹福大學幼兒園年齡介於3-6歲之間的36名男孩和36名女孩觀看一位榜樣毆打一個波波玩偶。控制組、第一實驗組和第二實驗組各包括24名兒童,分別觀看攻擊性行為,以及觀看非攻擊性行為。第一實驗組和第二實驗組再按性別再次分組。然後再分別觀看同性榜樣和異性榜樣。
班杜拉為這個實驗制定了4個假設:
1.目擊攻擊性成人榜樣行為的被試兒童,將試圖模仿或實施類似的攻擊性行為,即使榜樣不在現場。他仍相信這些兒童的行為將會與那些目擊非攻擊性成人榜樣行為的被試以及沒有觀察任何榜樣的兒童大為不同。
2.榜樣即使不在現場時,觀察非攻擊性成人榜樣行為的被試兒童所表現出來的攻擊性行為,將不僅少於目擊攻擊性成人榜樣行為的被試兒童,而且少於沒有觀察任何榜樣的兒童。
3.兒童將更樂於模仿同性榜樣的行為,因為兒童通常更為認同同性的成人與家長。
4.由於攻擊性行為更多地具有男性化的特徵,男孩們將會更樂於展示攻擊性行為,尤其是觀察富於攻擊性的男性榜樣的男孩。
理論重點
一、基本假設
1.社會學習理論的行為觀
以不同的觀點來看行為的交互作用,產生行為的因果關係便有所不同。若以單向作用的觀點來看,個人和情境都可以被視為獨立的因素,兩者共同決定行為,通常可以B =f (P,E)這個函數方程式來表示其間的關係,B是行為,P是個人,而E是環境。針對上述個人論、環境論和互動論的得失,Bandura拉提出了以社會學習理論為基礎的交互決定論(reciprocal determinism),強調行為、個人與環境三者,是互相影響、彼此聯結的決定因素。這些因素的相對影響力,視情境和行為的性質而有所不同。有時候,環境的影響力足以箝制行為,有時候則環境會深受人為因素的影響。
2.學習的結果
依照社會學習的觀點,人類的心理歷程是透過個人與環境中的決定因素不斷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因此符號性的、替代性的和自我調適性的歷程,在心理歷程中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1)觀察學習可以使個人避免致命的危險。
(2)透過示範作用,個人便能學到許多複雜的行為。
(3)人們可以利用語言(verbal)和視覺(visual)的符號,來處理和保存過去的經驗,並引導日後的行為。
(4)社會學習理論的另一個特點,是強調個人自我調適的功能。人類可以知覺到環境中對自己具有吸引力的各種誘因(incentives),然後運用認知的方法預期自己行為可能產生之後果,來調適並控制自己的行為。
二、學習要素
1.示範學習
(1)示範作用的影響: 具有指導、壓抑和反壓抑(disinhibition)、助長、刺激加強和引發情緒等等作用。
(2)楷模特徵: 在團體中比較突出的人,會吸引較多人的注意力。因為他具有較高的功能價值,示範作用的效果也較高。
(3)觀察者的特徵: 缺乏自信和自視較低者,特別易於模仿他人。
2.行為的結果
(1)行為前的決定因素: 相同的行為往往因時、因地、因人而有不同的結果。不同的行為結果和環境中的線索、符號性線索,還有社會性線索有關。
(2)反應後的決定因素:外在行為結果並非影響行為的唯一因素,人類還可靠觀察別人的行為結果和自己引發的行為結果來調適本身的行為。
3.觀察學習的歷程: 在觀察的過程中,示範行為會濃縮成符號性的表徵,指引觀察者在日後做出適當的行為。構成觀察學習的四 個過程
(1) 注意歷程(attentional processes)
單靠觀察,人們還不能產生學習,他必須集中注意力,正確地知覺出示範行為的重點。是指在觀察學習時,個體必須注意楷模所表現的行為特徵,並了解該行為的意義,否則無從經由模仿而成為自己的行為。
(2) 保留歷程(retention processes)
示範者不在眼前的時候,觀察者之所以能夠指引自己,就是依靠保留在記憶中的已經符號化的反應模式。是指個體觀察到楷模的行為之後,必須將觀察所見轉換為表徵性的心像,或表徵性的語言符號,方可以保留在記憶中。 對人類學習助益最大的,是語文的表徵。用以調適行為的認知歷程,大部分都是透過語文而非映象的表徵。例如要學習示範者走過的路徑,假如利用語文的譯碼(code),將眼中所見的路徑轉變為一連串的左轉或右轉的符號──右左右左──,遠比單靠視覺映象要來得快速而且正確,因為符號性的譯碼可以利用簡化的形式貯存大量的訊息。
(3)再生歷程(reproduction pocesses)
要再升一個行為,首先要根據示範者的反應模式來組織自己原有的反應元素(component respo nses),使其配合某個場合和時機。茲將行為的重作分為幾個階段:先依靠認知來組織自己的反應元素,然後作出反應並檢視自己的行為,再依靠訊息的回饋加以糾正。是指個體對楷模的行為表現觀察過後,納入記憶,其後再就記憶所及將楷模的行為,以自己的行動表現出來。換言之,在觀察早期的注意與保持階段,不僅由楷模行為學到觀念,而且也經模仿學到了行動。 觀察者本身具有的反應元素愈充裕,新的反應模式就愈容易形成;如果觀察者缺乏某些反應元素,行為的再生就可能發生偏誤。這時候他必須先靠示範作用和練習,建立起他所缺少的某些反應元素。
(4) 動機歷程(motivational processes)
社會學習理論將學習劃分為行為的獲得(acquisition)與表現兩部分,因為人們不一定會把他學到的行為全部表現出來。如果示範行為導致的結果對觀察者富於功能價值,則他表現出這種行為的可能性較大。反之,導致懲罰或沒有酬賞的示範行為,便比較不可能被表現出來,但這並不表示觀察者未曾學習到這種行為。也就是指個體不僅經由觀察模仿從楷模身上學到了行為,而且也願意在適當的時機將學得的行為表現出來。
三、複雜學習的性質
1. 自我效能感(sense of self-efficacy)
指個體確信自己可以執行產生一特定結果所需之行為的感覺。自我效能感低的人覺得無助,他們相信自己所做的任何努力均是徒然無功的;相反的,自我效能感高的人,相信他們自己能有效地處理所面臨的事件和處境。
2. 效能判斷
知覺到自己具有高度的效能,不僅會減低恐懼感和自我抑制,還會透過對成功的預期,影響個人應付問題的努力程度,以及個人面對障礙和痛苦時的持久度。一般而言,個人對自我效能或成功的預期愈高,願意付出的努力愈大,而且愈持久。對一個懷有恐懼感的人而言,如果事件本身並不真的那麼令人害怕,只要他願意堅持下去,那麼借助矯正性的經驗,增強他的效能預期,就能消除恐懼和防衞行為。如果遇到恐懼的情境時,過早放棄努力,很可能會使一個人一直停留在恐懼的感覺中,而且也會減低自我的效能預期。
3. 自我調節
自我調節包括三個基本過程。即自我觀察、自我判斷和自我反應。
1.自我觀察指人們根據不同的活動中存在的不同衡量標準,對行為表現進行觀察的過程。
2.自我判斷指人們為自己的行為確立某個目標,以此來判斷自己的行為與標準間差距並引起肯定的或否定的自我評價的過程。
3.自我反應指個人評價自我行為後產生的自我滿足、自豪、自怨和自我批評等內心體驗。自我反應是個人滿足興趣和自尊的發展的重要和持久的基礎。
資料來源:彙整自相關書籍、期刊及網路資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