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nner於1938年提出操作制約學習(operant conditioning)論。他為了研究老鼠的操作制約行為,特別設計一精密且自動控制的箱子,稱為Skinner Box。Skinner以白鼠為實驗對象,箱內一端裝一個槓桿,槓桿下有食槽和水管各一。按動槓桿時,可在食槽中出現一粒食物丸或一滴水,視實驗的目的而定。白鼠剛進入箱中時,活動率甚高,偶爾壓到槓桿,食物便自動出現,白鼠得而食之。如此反覆經增強多次,白鼠即可學到壓槓桿獲取食物的行為。以後當白鼠飢餓時,一入箱中,即會主動壓槓桿以獲取食物。壓槓桿的反應成為白鼠操作以獲取食物的工具。此過程即Skinner所謂的操作制約學習。

理論重點

一、Skinner為了與古典制約作用做區別,將制約作用的學習歷程分為二種類型

1.反應性制約作用(respondent conditioning):是指個體行為中本已具有之刺激—反應聯結(UCS-UCR),經過刺激替代的方式,從而建立新的刺激—反應聯結(CS-CR)。此種刺激替代式學習,亦即是Pavlov的古典制約作用。此時制約反應是由制約刺激所引起,個體的行為是被動的,故稱之為反應性反應(respondent response)。

2.操作制約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是指實驗者就個體在刺激情境中自發性的多個反應中,選擇其一施予強化,從而建立刺激反應聯結的過程。這種學習行為是自發性反應,故又稱之為操作性反應(operant response)。

二、從效果律到強化原則: Skinner採用「強化」取代Thorndike理論中獎賞的意義。在制約作用中,能使個體操作性反應的頻率增加的一切安排,均稱之為強化;而產生強化作用的刺激物,則稱為強化物,可分為以下二類:

1.正增強物(positive reinforcer):正增強物的出現有助於該反應頻率增加者,此強化作用稱為正增強作用(positive reinforcement)。

2.負增強物(negative reinforcer):負增強物的消失有助於該反應頻率增加者,其形成的強化作用稱為負增強作用(negative reinforcement)。

三、後效強化作用(contingent reinforcement)是行為習得的關鍵:個體行為的後果,將可以決定其以後的行為。若因努力而成功,個體將會繼續努力;反之,因逃避而免於懲罰,則個體將會繼續逃避。這種因果關係,稱為後效強化作用,此種效果是個體能否學得某種特定行為的關鍵。

四、原始增強與次級增強:

1.原級增強物(primary reinforcer):刺激物不需學習,即可直接使個體滿足,例如水、食物。

2.次級增強(secondary reinforcer):經由學習之後始能對個體產生強化作用,例如金錢。

五、強化作用的安排方式:以強化物來強化個體行為的方式,可以分為連續強化(continuous reinforcement)與部分強化(partial reinforcement)。

1.連續強化:個體表現正確反應後,均給予強化物。

2.部分強化:個體表現正確反應後,只選擇一部分反應給予強化物,此種強化作用,可以細分下列四種:

(1) 固定時距(FI):每當個體對某刺激做出行為反應,必須在固定時間之後,才能獲得正強化物,此種強化作用稱為固定時距強化(fixed-interval reinforcement)。

(2)不固定(變異)時距(VI):當個體對某刺激做出反應,在不固定時間內獲得強化物,這種強化作用稱為不固定時距強化(varied-interval reinforcement)。

(3)固定比率(FR):當個體固定做出幾次的反應之後,就給予正強化物,此種稱為個定比率強化(fixed-ratio reinforcement)。

(4)不固定(變異)比率(VR):個體不一定要做出幾次的反應,才可以獲得正強化物,此種稱為不固定比率強化(varied-ratio reinforcement)。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個體對以上四種強化方式,以不固定比率強化最佳,其次為固定比率強化,再來為不固定時距強化,最差者為固定時距強化。             

六、新行為的建立:

1.行為塑造(shaping of behavior):又稱連續漸進法(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method),是指運用嘗試錯誤和操作制約中的增強、消弱、刺激、辨別等原理建立新行為的過程。先將所欲訓練各部分行為予以細分,排定步驟再經由「差別增強」的方式對適當行為增強,消弱無關行為,分段逐步進行。當第一個反應正確後,再學習第二個反應,逐步將多重反應連在一起,最後形成一系列反應達到技能學習的目的。

2.代幣制度(token economics):採操作制約原理,以個體自發性的活動,配合代幣作外在增強的控制,以期在逐漸進步中以正當行取代不當行為。

資料來源:彙整自相關書籍、期刊及網路資料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心理學 考試重點 生活
    全站熱搜

    TA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