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實治療法的基本概念
1.人性觀:
(1)人類出生時就受到五個需求的驅使:生存、愛與隸屬、權力、自由、玩樂。
(2)當人出現困擾,就是這五個需求中有未被滿足的,但人們未必能覺察到自己的需求。
(3)每個人選擇的行為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當需求不滿足時個體便會選擇適當的行為以滿足需求。
(4)人最終是可以自我決定的,人有責任接受自己行為的後果,也就是說,「一個人會變成他選擇成為的人」。
2.人格理論
(1)人格乃是個人在努力其需求時所形成。
(2)人必須用負責任的方法來滿足自己的需求,負責的人懂得如何有效控制自己的生活。
(3)負責的行為指在不剝奪他人需求的原則下滿足自己的需求,反之則是不負責的行為。
(4)負責的行為會形成以「成功認同」為核心的人格,不負責的行為則形成「失敗認同」的人格。
(5)人格發展的歷程正是個人學習如何滿足其心理需求的歷程。
3. 3R
(1)用正當(right)、責任(responsibility)、現實(reality)來管理人一生的生活。
(2)以「正當」做為評價自己行為的依據,做出在不干擾他人實現其需求下滿足自己需求的「負責」行為並瞭解「現實」世界而在此限制下滿足其基本需求,達到成功的認同。
4.非適應行為
(1)行為的不適當乃肇因於需求的未能滿足。
(2)非適應行為的關鍵乃在沒有學習到負責的行為。
(3)學校和同儕環境對兒童「失敗的認同」的發展扮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
(4)缺少成經驗會使人經常以「否定」或「不管他」的方式來處理日常事務,非適應行為因此產生。
二、現實治療法的特色
1.建立關係:現實治療者相信所有當事人的潛在問題都是相似的,他們不是陷入目前不滿意的關係中,就是缺少所謂的關係。
2.選擇理論:治療者必須引導當事人達到一個滿意的關係,逐步教導當事人選擇一個比他目前更為有效的方式來行動。
3.強調責任:治療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相信當事人有能力經由「選擇負責任」的過程解決自身的困難。
4.拒絕移情:認為移情只會造成個案另一個不負責的藉口。
5.重視現在:強調現在的行為,不探討過去,即使提到過去,也只看過去的成功經驗。
6.價值判斷:引導當事人評價自己的行為,才能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具有建設性,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7.強調意識:不允許當事人以潛意識動機作為自己行為誤失的藉口。
8.懲罰無效:懲罰是一種無效的工具,只會增長失敗者的失敗感和破壞治療關係,不過同意「自然懲罰」,由當事人自己去承受自己行為後果所帶給他的自然懲罰。
9.教育過程:現實治療法強調治療者的教師功能,治療者教當事人以比較好的方式來滿足自身的需求。
三、現實治療法的治療目標
1.協助當事人和一些人接觸或重新接觸。
2.幫助當事人用3R來滿足需求,以達到「自律」。
3.由外在支持轉為內在支持。
4.發展一個負責又合乎現實的計畫來達到目標。
5.協助當事人學習各種方法,解決目前的狀況。
四、現實治療法的優缺點
1.優點
(1)重視現在的行為。
(2)強調成功經驗。
(3)不接受藉口。
(4)強調負責的概念。
(5)強調具體可行的方案。
2.缺點
(1)忽視個人過去歷史在決定現在行為上的重要性。
(2)過份簡化治療,可能只是一種表面的介入。
(3)當事人可能受到治療者過多的影響而阻礙了自律。
(4)「不負責」之說太過武斷,無法概括所有心理疾病。
(5)強調價值判斷與計畫,有對象的限制。
(6)忽略了移情作用的重要性。
資料來源:彙整自相關書籍及網路資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