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輔導:乃是一種助人的歷程或方法,由輔導人員根據某種信念,提供某些經驗,以協助當事人自我瞭解與充分發展。在助人體系中,它是一種信念(思想)、精神(情操)與服務(行動)。

2.諮商:諮商就是幫助個人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做決定,並能在思想、感情與行動上作積極地改變,以便能自我成長、適應與發展的專業助人歷程。

3.心理治療:乃是由接受過心理治療醫學與專業訓練背景的人,在與受困於心理問題的當事人建立尊重與了解的協助關係之後,依問題的需要,選用適當的方法,以減輕心理的不適,矯正偏差的行為,促進人格的健全發展與自我的不斷成長。

三者的異同:

1.相同處:三者都是一種助人的方式與過程,皆強調良好關係的建立,重點為當事人探討、自我的瞭解、行為的改變、人格的發展。

2.相異處:

(1)就服務對象而言:

①輔導與諮商:是以一般正常人或生活適應有困難的人。

②心理治療:是針對嚴重的心理病患或行為特別異常的人。

(2)就服務目標與重點而言:

①輔導與諮商:在於合理的計畫語詢問當事人意向、進行問題解決、預防嚴重性問題、支持面對壓力情境,主要強調現在與未來導向。

②心理治療:在於澄清當事人知覺,對於問題行為予以統整性的洞察,處理創傷經驗、修正不當的防衛與幫助人格重整,屬於過去導向。

(3)就處理問題的深度與廣度(應用)而言:

①輔導與諮商:所處理的問題多屬於意識層次的問題與正常範圍內的焦慮問題,因此多用於學校輔導室、公私立輔導機構或社區服務中心。

②心理治療:是以深入當事人的人格結構,以處理潛意識衝突與神經質焦慮為主,故其應用較為狹窄,大都是醫院的臨床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使用。

(4)就助人者角色而言:

①輔導與諮商:助人者主要以「催化者」的角色協助當事人分享生活的哲學態度,強調彼此間的「共同合作關係」。

②心理治療:較以「專家」的姿態與當事人接近,是當事人為「病患」,並與其保持距離。

(5)就助人者的諮商關係(價值觀)而言:

①輔導與諮商:諮商輔導員不刻意隱瞞自己的價值觀、感覺與行為標準,也不強加價值觀在當事人身上,並尊重當事人的價值觀。

②心理治療:心理治療者則透過判斷、回饋等方式,將自我的價值觀、標準與感覺傳達給當事人,並鼓勵當事人接受此一價值標準。

(6)就服務技巧而言:

①輔導與諮商:所使用的服務技巧較具彈性,主要視當事人與服務者的的共同約定的目標而調整。

②心理治療:則以一套既定的技術來達成事前預定的目標。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諮商 考試重點
    全站熱搜

    TA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