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精神分析治療法的基本概念

Freud是精神分析治療法的創始人,精神分析最顯著的特色是:

1.假設個案的困擾源自於童年經驗。

2.假設個案可能察覺不到他們行動背後的真正意圖。

3.在諮商過程中,使用夢的解析或是詮釋移情關係等技術。

而主要的基本概念,茲分六點說明之:

1.人性觀

採「決定論」的立場,認為人類行為受制於非理性因素、潛意識動機、生物本能驅力,以及六歲以前的性心理事件。

2.人格結構

Freud認為人格包括本我、自我與超我三個成分,這三個成分構成人格整體。人格的動力即是心理能力在本我、自我與超我三者間的分配與應用。但心理能力的量是固定的,分配在某一部份多時,其他兩部分必然減少,因此三個系統有互爭現象。

(1)本我:包括所有與生俱來的本能,受「快樂原則」支配,以降低緊張、逃避痛苦為目標,是非理性、非道德的。

(2)自我:是個體的「意識」與理性成分,根據「現實原則」,以理性思考方式調和本我與超我,一方面能適應現實世界,同時也能滿足個人的需求。

(3)超我:由良心與理想合成,得自父母的教導與社會規範的約束,管制個體行為使其符合道德標準。是崇尚理想、追求完美的。

此三部份是統一體,並非各自獨立操縱著個人的人格。且三個系統的互動與能量的分配,決定行為的產生以及個體成為什麼樣的人。

3.意識層次

Freud認為人有三個意識層次:

(1)意識:為個人所覺知的部份,唯此部份所佔比例極小。

(2)前意識:許多事物均存在前意識中,待個人特別注意某一事物時,始由前意識提升浮現於個人意識中。

(3)潛意識:是最大的部份,它雖隱而不顯,卻是個人心理作用中最重要的部份。

4.焦慮

Freud認為焦慮是指促使個體做出某些事情的緊張狀態。焦慮主要來自本我、自我與超我三者之間爭奪可用的精神能量而起的衝突,其作用是示警危險的迫切。

1.神經質焦慮:因害怕自我無法控制本我的衝動而遭懲罰所引起。

2.現實性焦慮:因害怕外在世界中所存在的危險而引起。

3.道德性焦慮:因超我對自我的批評所引起。

而神經質焦慮與道德性焦慮會傳訊通知自我,要自我採取適當的措施,否則危險將持續升高,直到自我崩潰為止。當自我無法藉著理性而直接的方法控制焦慮時,就會採取不切實際的方法處理,那就是「自我防衛機轉」。

5.自我防衛機轉

Freud認為自我防衛機轉是個體因應焦慮,避免自我被焦慮擊潰。因此,自我防衛機轉不一定是病態的,如果並不是用來逃避現實,而成為刻板固定的反應方式,則對個人的適應仍有其價值。自我防衛機轉有兩種特性:一是會否認或扭曲事實,另一是在潛意識層面中運作。

6.人格發展

按Freud的理論,人格發展的順序,依序可分為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和兩性期等五個階段。

二、精神分析的諮商歷程

1.治療目標

(1)使潛意識意識化,降低焦慮。

(2)統整並加強自我功能。

治療過程中,幼時的經驗會被重組、討論、解釋與分析。分析與治療是為了讓當事人獲得領悟,但不只是智能上的了解,而是體驗到跟自我了解有關的記憶和感覺。

2.諮商員的角色與功能(專家導向)

(1)空白銀幕、不透明體:採中立立場,讓個案做心理投射及移情。

(2)監控自己:監控自己的反移情,在自我監控中有效質疑問題的核心。

(3)分析抗拒:捕捉個案故事中的漏洞與前後不一處,發現抗拒。

(4)詮釋者:適時且不偏不倚的詮釋可幫助個案將潛意識意識化。

3.當事人在治療中的經驗

精神分析是一種密集而長期的治療過程,藉由對談、分析的方式進行,分析期間不必急著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當事人在諮商過程中可能有下列的體會:

(1)退化:回到早期發展中的某個階段。

(2)領悟:當事人對自己潛意識的認識。

4.治療關係

當事人與諮商員的治療關係以移情關係為主,而移情的概念正是精神分析法的核心。移情是指當事人將對於過去重要他人的正向、負向情感或幻想,在潛意識下轉移到諮商員身上,使當事人過去關係中那些未竟事務(unfinished businese),能重現在諮商員面前。

精神分析法認為,要導致當事人改變,移情關係就必須被修通(working through)。所謂修通,係指探索起源於童年早期的各種潛意識題材及自我防衛方式,藉著反覆的解釋與探索各種抗拒的方式,讓當事人解決舊有的模式,做新的決定,進而達成徹底的改變。

5.治療技術

(1)維持分析架構(maintaining the analytic framework)

所謂維持分析架構,是指處理程序與治療風格等因素而言。例如,治療者的匿名;固定的談話、次數、時間等,皆須維持一項特殊的分析架構。也就是本法強調一致性的治療架構本身就具有療效。

(2)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

所謂自由聯想,是指讓當事人在毫無拘束的情境下,盡情道出心中所想到的一切。自由聯想是精神分析治療法的最主要步驟,經自由聯想,分析師方能了解當事人隱藏在內心中的問題。

(3)夢的解析(dream analysis)

所謂夢的解析,就是根據當事人在意識狀態下「說的夢」去分析他在潛意識狀態下所「做的夢」。

(4)移情分析(analysis of transference)

所謂移情,是指分析治療過程中,當事人將其以往對重要他人的情感關係,以扭曲現實的情形,轉移到分析師身上。由當事人移情時的行為表現,可以了解他以往的經驗。經移情分析之後,分析師可幫助當事人從不真實的感情世界中解脫出來。

(5)抗拒分析(analysis of resistance)

根據Freud的解釋,抗拒是一種防衛作用,係指當事人防衛著潛意識中不合理的慾念浮現到意識層面時會感到羞愧與焦慮。因此當事人在談話中的抗拒表現,即成為分析師特別注意的焦點。因此化解當事人的抗拒,讓他把心中任何隱密都說出來的方法,就稱為抗拒分析。

(6)闡釋(interpretation)

闡釋是分析師根據當事人自由聯想、對夢的陳述、移情以及抗拒所得的一切資料,耐心與誠意地向當事人分析,讓當事人了解他所表現的一切有何深一層的意義。就精神分析的目的而言,闡釋的過程就是治療,只要分析師的闡釋獲得當事人的信服,單憑闡釋不需藥物,即能解除當事人心理上的痛苦。因此在精神分析治療的過程中,闡釋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

三、精神分析治療法的優點與缺點

精神分析學派為心理學上的重要派別,諸多諮商理論與技術,均受其影響。此派的優缺點,簡要說明如下:

1.優點

(1)潛意識之說協助當事人深入探討焦慮的性質與原因。

(2)了解當事人抗拒與防衛的治療方法。

(3)促使當事人面對原先不敢面對的經驗。

2.缺點

(1)挖掘過多不必要的被壓抑資訊,可能使當事人無法承受。

(2)過分強調早年經驗以及性驅力。

(3)無法立即見效,因此不適用於問題急迫的當事人。

(4)獲得的資料難以客觀標準化。

資料來源:彙整自相關書籍、期刊及網路資料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諮商 考試重點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B 的頭像
    TAB

    TAB的部落格

    TA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